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金智教育×华为:共筑数智新基座,赋能教育数智化发展

时间:2025-04-02作者:粟满莺来源:光明社教育家

在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中,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大模型迎来爆发式增长,人工智能成为社会从数字化向数智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科技创新的策源地、社会服务的新高地,高等教育在这场转型中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3月20日,“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5”在广东深圳举行,并正式发布了“昇腾+DeepSeek教育智能化一体机解决方案”。该方案由江苏金智教育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智教育”)与华为联合打造,为高校构建Agent服务、Agent人才培养以及业务的智能化提供了坚实的基座。

 

金智教育×华为:共筑数智新基座,赋能教育数智化发展

 

此次大会上,金智教育副总经理张曙光以“数智新基座,赋能高校全场景AI+融合实践”为题发表演讲。他强调,在高校内构建复杂且智能化的中心,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师、学生及社会。基于此,金智教育与华为合作,借助华为先进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和数据智能优势,构建了数智新基座,以通算与智算双轮驱动,赋能教育数智化发展。

金智教育与华为的合作,是“伙伴+华为”合作体系的生动缩影。当技术赋能与教育创新相遇,当伙伴生态与场景需求共振,教育数智化正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跃迁,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破局:构建伙伴生态,群策群力协同创新

在教育数字化浪潮中,高校正处在数智化转型的关键期。战略驱动不足导致资源分散、师生个性需求供给错配引发服务滞后、数字化生态断层影响可持续发展、个性化人才培养存在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制约着转型进程。

张曙光介绍,金智教育在高等教育行业深耕二十余年,服务遍及全国1200多所高等院校。在智慧教育建设方面,金智教育拥有一批行业业务专家,形成了丰富的领域模型库,构成高质量应用生产的双重保障。

除此之外,技术成为了最为关键的因素。作为全球领先的ICT解决方案提供商,华为在教育信息化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其扎根数智教育,将大数据、AI等核心技术与教育场景深度融合,构筑“全感知、全联接、全智能”的教育整体架构,赋能教育生态全链条升级。不止于技术创新,华为更注重伙伴生态的构建,积极打造开放合作的平台,以群策群力协同创新,共同探索数智化教育的新路径。

因此,金智教育选择与华为协同,以硬件与软件的强强联合,共同构建了数智新基座,通过集成算力、大模型与高校语料,将AI能力抽象为轻量级接口,实现与现有系统的无缝对接,并配套统一的管理与调度系统,保障高效、稳定、安全地应用运行。“数智新基座是一种基于AI生成的统一解决方案,既能通过标准化管理,实现多模型的适配,又兼顾学校个性化的需求。”张曙光解释道。

在数智新基座的基础上,金智教育与华为推出了基于鲲鹏的智慧校园通算一体机解决方案和智慧校园DeepSeek(昇腾)一体机解决方案,方案在中国传媒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厦门医学院等高校落成使用,更好地满足高校在教育教学、科研创新、校园管理、师生服务等方面的数字化需求,推动教育全场景的智能化升级。

入局:技术赋能,渗透教育全场景

AI深度嵌入教育的各个环节已是必然。张曙光认为,AI在高等教育数智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智能教学自动生成课程内容,助力教师备课;实时分析学生表现,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定制学习路径,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依托智能问答,一站式解决信息与办公服务,提升管理效率……

如何让高校信息化的环境更为标准,更加便捷高效?“需要统一的运维框架。”张曙光回答道。双方推出的基于鲲鹏的智慧校园通算一体机解决方案,充分发挥华为在ICT领域的优势,夯实“服务一门户+管理一平台+资源一个池”的智慧校园数字化底座,实现统一微服务、统一体验等,为学校提供一体化的校级信息化应用集成能力和工具,帮助学校打造科学治理体系和集办公、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协作空间。

 

金智教育×华为:共筑数智新基座,赋能教育数智化发展

 

以云南轻纺职业学院为例,搭载基于鲲鹏的智慧校园通算一体机后,学校能够统一管理、智能化运维软硬件资源。其中,鲲鹏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与数据存储,为系统运转夯实基础;金智教育提供学工管理系统、迎新系统等上层业务应用,实现师生业务办理的高效便捷。在多方支持下,学校实现了数据的可视化分析和智能应用,且完成了多个业务系统的集成和数据治理工作。学校在教育部“智慧校园建设成熟度”的评价中总体成熟度评价荣获“A”等次。

张曙光称,以DeepSeek为代表的算法大模型大幅降低了AI应用的门槛,加速高校在AI应用方向走深走实。昇腾专为AI计算而设计,它具备高效的计算能力和低功耗的特点,让AI应用运行得更加流畅、准确。依托昇腾,金智教育将高校AI助手系列,全面接入DeepSeek等前沿AI模型,为高校打造全方位、智能化的教育生态,助力高校在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等多领域的智慧化升级。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室,学生可以在数字教师的陪伴下随时随地学习,智能检测进度,个性化生成题库,千人千策将成为可能。

金智教育与华为的合作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从“云”进阶为通算与智算。回顾合作历程,张曙光表示,金智教育通过与华为的合作,推动了软件生态的持续创新,提升了解决方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教育行业提供了更加可靠的选择。

此外,在本次大会的“数智教育展岛”上,“AI+教育”的深度融合进行了更为立体的展示,包含金智教育在内的伙伴们联合华为共同打造了AI助研、AI助教、AI助管、AI助评、AI助学、AI助考六大应用模块。无论是昇腾AI平台赋能脑机实践,还是鸿蒙AI智慧教室全场景呈现未来教育形态,“伙伴+华为”合作体系的生态活力正在不断迸发。

拓局:伙伴成长,构建长效教育生态

数智化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教育理念与生态的全面重构。为保证“伙伴+华为”合作体系内各司其职、高效运转,华为明确了“四梁六柱”基础框架。于伙伴而言,华为不仅提供技术支持,更在营销、销售、供应、服务、管理等方面为伙伴全方位赋能,引领合作伙伴在数智化转型道路上最大限度发挥其力量。

张曙光介绍,华为为伙伴提供了丰富的课程,既有面向大众的公开课程,亦有专门针对网络维护、数据库管理等专项认证课程;开设OpenLab,为伙伴提供稳定、可靠的研发环境与研发资源,伙伴可进行联通运行、兼容性、稳定性等测试。此外,华为还以品牌联动形式为伙伴发展注入动力,在全国高校举办数字化转型的系列研讨会活动,凝聚转型共识,在理念与实践层面指引教育数智化发展方向。

“通过与华为的合作,金智教育在技术、市场和人才方面综合能力都获得了显著提升,增强了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张曙光说。

在张曙光眼中,“伙伴+华为”合作体系,有利于整合多方优势,协同共进。在此生态下,合作伙伴能够找准自身定位,聚焦于与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院乃至每一间教研室建立紧密连接,精准对接教育一线需求。如此,各方各司其职、紧密合作,持续推动教育数智化稳步向前迈进。

如今,华为持续扩大伙伴覆盖面,与全国300多家教育行业伙伴,共同服务于20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1000多所教育管理机构,加速教育数智化建设,推动教育信息化高质量人才发展。

于金智教育而言,未来,其将与华为在高校上云以及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等领域深化合作,加速高校的数字化转型,构建更加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共同助力教育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通过“伙伴+华为”合作体系的落地践行,彰显能力伙伴的价值,让更多伙伴参与共创教育新生态。

当昇腾点亮实验室的屏幕,当AI助手走进千万间教室,“伙伴+华为”合作体系的意义早已显现。在教育信息化大潮中,金智教育与华为正携手众多教育信息化伙伴,不断扩展教育数智化的边界,让“众智”真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引擎,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