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时代教育创新与发展的需要,劳动教育已成为当下学校教育的新宠。各级各类学校顺应时代潮流,开垦了劳动实践基地,开发了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教育实践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我们在肯定学校劳动教育举措的同时,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劳动都指向教育。
什么是劳动?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是人类文明的起源。“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在漫长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当下,很多学校应时而为,在校园开垦出一块地,或者在楼顶建设一个菜园,领着孩子们在所谓的“基地”里,从事一些种种菜、锄锄草、浇浇水等简单而又浅表性的活动。这种浅尝辄止的劳动实践,难道就是国家所倡导的劳动教育?
劳动的内涵是丰富的,它包含着以人类幸福完善为目的的所有活动,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综合。劳动教育不只是简单的劳动体验,它指向的是对人的全面教育,而且必须指向人的精神世界,指向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显而易见,单纯种种菜、拔拔草的简单劳动的很难达到教育的目的。
生活即教育,实践即学习。劳动教育也必须与生活紧密结合,与当下学生成长需求结合。学校劳动教育怎么做,应该因人而异、因地而异,不能一刀切或一拥而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种追求形式和跟风的结果,往往成了自己和他人的笑话。国家文件关于劳动教育讲得很明白:“把劳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也就是说,劳动教育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生活教育。之所以提出劳动教育,是因为今天的教育已经远离了生活,亟待回归,回归到人生活该有的样子。
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与实施,首先要从学生自我劳动开始、从自我管理开始,包括自己起床、自己洗漱、自己整理桌框、自己整理书包等等。其次,教师要在实践中落实国家课标的要求,就是要把国家课程融入到真实的实践中、真实的生活中,让其生动有趣。最后,就是劳动创造。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是劳动造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也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造就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
融合是学校劳动教育最大的特点,它一定是与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协同生长的,单一的劳动体验,其育人的功能是极其有限的,甚至还会让学生心生厌恶,鄙视劳动。如果劳动教育就是简单的拔草,那么试想一下,炎炎烈日下,让你每天去荒草滩拔草,一天两天也许还行,第三天你还会愿意去?相比之下,如果你在庭院里打造一个花园,在花园建设中知道了面积、材料、土壤、植物等相关知识,提升了数学、科学、体育、艺术相关的素养,在享受鲜花绽放、馨香四溢的同时,享受到知识的增长与丰盈。这样的劳动,这样的成长,何乐而不为?
劳动教育还必须与时俱进。曾经,我们农村大多数人家用的是旱厕,一坨粪一泡尿都要很小心的积攒起来,然后用桶装好,用担挑到地里做堆肥,人畜粪便是很好的作物肥料。因此,走在路上,遇到驴粪蛋也会捡起来。那时候,谁家的娃放驴拾得粪多,就会成为大家口中“别人家的孩子”。20年前那会儿,要想把学校厕所里的大粪拉走做堆肥,在付费的同时,还得托人给校长说情。而今,学校里的旱厕,学校付费也找不到人愿意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农耕已被机械代替,人工智能下的现代文明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我们并不否定传统的劳动,只是劳动教育在怀旧的同时,更应是面向未来劳动需要的教育。
劳动教育实施的途径是多样的。多样的生活,注定了劳动教育的多样性。但所有的劳动教育,都不是拍着脑袋想怎么来就怎么来的,它不是任性和随意的,必须是有一定的规划和设计的,是有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
(文 |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城川镇大寨小学校长 王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