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时间:2019-12-17作者:王湘蓉 王楠来源:教育家杂志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天津是较早开展教育现代化研究、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城市之一。进入新时代,天津教育如何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教育现代化?记者采访了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委主任荆洪阳。

《教育家》:当前教育界对“教育现代化”的解读很多,您是如何定义“教育现代化”的?您对天津教育现代化是怎样认识的?

荆洪阳:现代化是一个动态性的概念,主要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既包括社会的转型,也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心理结构和价值取向的转变。教育现代化是从传统教育转化为现代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的较高水平状态。教育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是通过现代教育培养现代化的人。其核心内涵是“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教育现代化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现代化,教育观念、教育体系、教育内容、教育体制的现代化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教育质量、教育机会、教育保障、教育产出等主要指标要位居世界前列,教育总体水平要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水平。

从有关研究机构对天津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主要发展指标比较分析来看,天津在高等教育国际学生占比、全社会教育投入占比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指标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就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而言,国际公认观点认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即进入普及化阶段。2017年,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95%,韩国是93.2%,澳大利亚也达到了90.3%。而目前,天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虽然已超过60%,但与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教育家》:天津是全国首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示范区,是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优势特色鲜明,在全国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天津如何办好新时代的职业教育?

荆洪阳:天津职业教育有传统、有优势、有特色。经过多年努力,特别是通过与教育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示范区,天津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赛引领、资源共享、东西互动、双师双证等方面,不断实践探索,取得了长足进步,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教融合发展之路。今后一个时期,天津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办学特色,着力促进产教深度融合,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职业教育。

一是巩固优势。继续扎实推进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按照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标准,支持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成为世界一流职业教育类大学;支持12所高职院校建设世界先进水平职业院校;支持10所中职学校建设国际先进水平职业学校;重点建设30个与我市重点产业群对接紧密的优质专业(群),努力把天津打造成为世界一流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基地。支持职业院校在境外建设“鲁班工坊”,并将之打造成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和职业教育的国际知名品牌,为国家开展“鲁班工坊”建设提供标准和依据。2020年,我们要完成10个非洲“鲁班工坊”的建设任务。

二是推陈出新。坚持立德树人,坚持职业技能与工匠精神并重,创新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优化行业办学体制机制,把功夫下在校外,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和民生改善需求,完善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产教融合机制,凝聚区域、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科研院所“五方合力”,组建一批立足区域、面向产业、服务企业的职教集团,共建应用技术转化中心、产品工艺开发中心、紧缺人才实训基地,打造技术技能积累创新联合体,推行现代学徒制,开展订单式培养培训,满足各区企业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推进实行“1+X”(学历证书+若干专业能力证书)证书制度试点,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鼓励企业兴办职业院校或在职业院校举办二级学院、特色专业,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校企协同双主体育人新机制,建立校企命运共同体。

三是打造样板。高水平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依托赛项,开发课程教材,在引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赛促学、以赛带练上出经验、出标准。建好中西部地区师资培训中心、教学资源开发与制作中心、大赛成果转化中心、质量发展研究中心等7个“国字号”项目,把海河教育园区建设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示范窗口。发挥职业教育优势,服务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精准帮扶中西部地区脱贫攻坚。落实高职扩招任务,倒逼高职教育教学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中职高职系统培养、高职本科联合培养机制,畅通中高本硕有效衔接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通道,搭建学生多样化成长成才的“立交桥”,成为一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标杆。

《教育家》: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在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基础教育现代化建设方面,天津有哪些思路和举措?

荆洪阳:总的思路是贯彻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促进公平普惠为重点,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力加强学前教育资源建设,着力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优质均衡发展,着力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一是补齐学前教育短板。近年来,我市新建和提升改造了一大批幼儿园,但“入园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已成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十大短板之一。2019年年初,天津市委、市政府制定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实施意见和学前教育资源建设两年行动方案,决心用两年时间打好学前教育资源建设攻坚战,补齐10.8万个学位缺口,目前已新增5.15万个学前教育学位。下一步,要全面落实政府补贴、土地划拨、费用减免等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积极鼓励和促进社会力量办园。通过规划新建、扩充改造、租赁租借、有偿回购、清查回收等举措,加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加快建设市、区、幼儿园三级安全监控系统,全力整治无证幼儿园;开展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将其纳入高职扩招计划,提升学前师资学历层次和素质能力。加强幼儿园规范管理,提高保教质量,增强面向社会提供学前教育服务的能力。

二是夯实义务教育根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制定实施我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若干措施和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三年行动方案。坚持“五育”并举,深入实施中小学德育创新改革工程、学校体育固本行动、学校美育提升行动、劳动育人工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健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优质均衡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师资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学校倾斜。改造体育运动场馆,建设劳动实践基地,补充更新教学仪器设备,打造数字校园,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推进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实施中小学杰出津门校长、班主任、教师培养支持计划,打造一批教育家型的名师名校长。推进学区化办学、集团化办学、委托管理、学校联盟、九年一贯制,完善区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长效机制,推动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新城镇和农村地区辐射,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力争全市16个区率先通过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

三是发展品牌特色高中。天津是全国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高考改革对高中课程改革和教学组织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借鉴首批试点省市的经验做法,变革教育理念,调整教育管理,重构教育资源,将高中教育从“育分”转到“育人”。深化高中课程和教学组织方式改革,推行“选课制”“走班制”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学涯和生涯辅导。加强特色高中建设,探索普职融通的有效途径,深化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创建一批品牌高中。

《教育家》: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平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面向新时代,天津将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荆洪阳: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是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我们要不断完善教师管理和发展机制,着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快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更好地承担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强化教师思想政治、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人格魅力和学识水平,做传道授业解惑者,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大力宣传教师先进典型,使尊师重教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完善学术诚信机制,健全师德状况定期调研和评议制度,建立师德重大问题报告、惩处和师德舆情快速反应机制,对师德失范行为划出底线红线,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二是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振兴教师教育,增强师范教育的吸引力,提升师范教育保障水平。建立更加开放的教师培训体系,促进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有机衔接,提升教师学历水平,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实施基础教育未来教育家奠基、农村骨干教师培养等系列培训工程,整体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推进职业院校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依托“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及其他人才项目,面向海内外培养和引进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三是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完善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和分配办法,更好地发挥绩效激励的导向作用。实施特殊教育教师培元关爱计划,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补贴费标准。加大教师健康、住房、社保等方面的保障力度,完善教师荣誉和奖励制度,让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教育家》: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要求。天津如何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荆洪阳: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依法治教,深化教育改革,扩大教育开放,增强教育发展活力。一是提高教育法治化水平。坚持地方教育立法与教育改革相衔接,健全学校办学的法律支撑体系,完善教育法律实施和监管机制,建立教育纠纷解决机制,全面提升依法治教水平。

二是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建立分类管理、差异化扶持的政策体系,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吸引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办学兴教。完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建立多元参与的教育督导评价机制,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现代教育管理体制。

三是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大力实施教育“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促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深化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完善外国留学生服务体系,吸引更多国外学生来津留学,全面提升天津教育国际化水平。

《教育家》:《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的宏伟目标。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早在2004年,天津就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面向未来,天津如何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

荆洪阳:我们的目标是,瞄准世界一流,坚持内涵发展,推进高等教育迈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一是把握建设重点。推进“双一流”建设,重点支持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支持医科大学、工业大学、中医药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支持9所市属高校和2所共建高校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力争进入全国百强或达到国内同类院校一流。重点建设30个左右学术水平领先的一流学科,力争达到国际或国内一流水平;重点建设50个左右与我市产业发展对接紧密、服务能力强的特色学科(群)。

二是着力内涵建设。实施顶尖学科培育计划,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用力,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瞄准学科方向和特色,在高原之上建高峰。加强高校创新体系建设,创新科研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进一步激发高校内生动力,搞好基础研究和原创创新协同攻关,产出一批高水平科研创新成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决策咨询服务水平。坚持“以‘本’为本”,把本科生教学作为学校办学的根本和生命线,把教师的“人”和“心”都拉回本科生的课堂,大力发展一流本科和一流研究生教育。实施“六卓越一拔尖”2.0计划,支持高校开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教学与实践。严格落实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建立高校教师坐班答疑、自习辅导制度,支持高校设立“卓越教学奖”,建立健全教学奖励机制,激励更多优秀教师走上讲台,站住讲台。

三是注重改革创新。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集中资金,集中力量,一校一策,精准用力,在扶优扶强扶特上下功夫,引导市属高校找准办学定位,瞄准发展方向,优化学科结构,形成优势特色。支持市属高校与企业、产业园区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市属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更好地服务区域产业技术转型升级。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向高校放权,为人才松绑,扩大高校在科研经费、岗位设置、用人计划、人员招聘、职称评聘、工资薪酬等方面的自主权,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切实增强高校办学活力,充分激发广大教学科研人员教书育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