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钟秉林:让人人都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

时间:2019-07-29作者:杨静来源:教育家杂志

钟秉林:让人人都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

 

钟秉林的名字后面有一大串头衔,但他最在乎的是“教师”。

钟秉林与教育结缘已久。1969年,初中毕业的钟秉林为响应国家号召奔赴延安插队,在延安当起了代课老师——半天劳作、半天上课。在那间四个年级在一起上课的简陋教室里,钟秉林首次体会到为人师的幸福。1977年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机械系毕业后,钟秉林留校任教,站上了高校的三尺讲台,他用几十年的时光和经历来诠释为人师的理念和情怀。

延安的四年插队生活,让钟秉林对农村教育有了特殊的情感。对农村教育的直观感知,是他多年来关注教育公平的原动力。他认为对农村孩子进行政策补偿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要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公正,必须那么去做。钟秉林看重教育公平,但他反对以教育公平的名义搞教育的“一刀切”——教育公平不等于平均,理想的状态是人人能够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

几年下来,钟秉林在高等教育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悉了高等教育规律和高校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这为他日后走上高校管理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96年9月,钟秉林奉调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司,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司长。那段时间里他全国各地跑,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积极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启动并实施了21世纪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在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表教育管理类论文30余篇。

2001年4月,钟秉林被国务院任命为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校长,他形容这一转型是教师职业的“归位”。当时,正值北师大百年华诞,在国内高校竞相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形势下,北师大人求新思变的心情十分迫切。一时间,面对“师范性、学术性、综合性路线,哪一条更适合学校发展”的问题,众说纷纭。钟秉林认为,北师大要在保持自身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实现时代转型,就必须明确未来教师发展的方向。由此,钟秉林带领北师大团队走上了一条“培养研究型、探究型教师,满足社会对教师的高端需求”的新路。

2012年,由于年龄原因,钟秉林离开了北师大,担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一职。此时,他面对的不只是高等教育,而是整个中国教育系统。钟秉林和他的教育学会团队通过校长论坛、教育沙龙等多种形式把大中小学聚到一起,共同谋划教育改革。

人生每一次角色的转换,都给钟秉林带来了不一样的舞台。虽然人生的角色在变,但他对教育的初心未变。“人人能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人人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是钟秉林的“教育梦”。他认为,“教育梦”的实现,关键在于实践,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不断前行。

刊于《教育家》杂志2019年6月刊 总第177期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