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一块屏幕”折射的教育三大问题

时间:2019-03-07作者:宋秋英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在网络化时代背景下,远程直播教学并非什么新奇趣异之事,而一篇题为《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相关报道使得“优质教育资源”“教育公平”“贫困学子”等沉寂多时的话题再度成为网络热搜、网友热议的焦点。当然,人们更需要冷静地思考这些热议话题背后隐含的一系列问题。一块屏幕到底承载着怎样的优质教育资源?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能否弥补教育公平的缺失?如何使教育公平持久地惠及贫困学子?

 

一块屏幕承载着怎样的优质教育资源?

与电视教学、广播教学等传统远程教学方式不同的是,直播教学依托现代网络通信技术,通过一块屏幕把前端学校的课堂教学实录以原汁原味的样态实时呈现给远端学校,使远端学生和教师能够身临其境地聆听、观看甚至参与教学互动。尽管人们对于这块屏幕能否改变贫困学子命运的问题仍存在着争议,但有一点已达成共识,在贫困地区办学条件有限、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这块屏幕既延伸了课堂教学时空的维度,又拓展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面。

在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成都七中网校创立后不久,湖南长郡中学、长沙一中等名校纷纷与技术公司合作建立了网校,致力于将直播课堂推送到许多偏远薄弱学校,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师生数量。

当人们在赞叹“一块屏幕”乃科技推动教育的新成果而主张以“班班通、堂堂用”为其发展目标之时,更需要深思它到底承载着怎样的优质教育资源。通常而言,一块屏幕所呈现的课堂教学实录,主要包括名校授课教师教学及其与学生交流互动的声音、文字、图片、动画、影像、视频等信息。除此之外,一些网校还会在课下把名校优质的多媒体课件、教辅资料、校本教材、教学计划、考试说明等参考资料上传给远端学校。事实上,优质教育资源远不止“一块屏幕”所承载的个别名校课堂教学实录或课下参考资料。

 

优质教育资源能否弥补教育公平缺失?

就微观层面而言,网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不仅应包括前端学校已有的教育教学信息或资料,而且要引导远端师生共同挖掘、整合、提升自己学校或所在区域的潜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还可吸纳其他学校的名师教学资源、特色学科资源,尤其是相关的电子教材、教学软件、学习软件、媒体素材、课件、案例、视频、题库等所有可用于教学和学习的数字化资源。就宏观层面而言,优质教育资源有具象与抽象、物力与人力、隐性与显性、硬件与软件之分,主要包括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谐的校园文化、科学的课程设置、优良的教材教辅、前沿的学科知识、灵活的教学方法、动态的教学形式、精良的教学设施、健全的评价体系、完备的管理制度、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安全的社区环境等诸多方面。、

我国的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城市、重点学校,其分布的不均衡也表现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同一地区学校之间教育资源的明显差异性。21世纪初以来,我国政府开始认识到信息化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策略来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从而改善教育公平缺失的问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特别强调了“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对此重申“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从而“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青岛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表示,“中国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并且“将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能否弥补教育公平的缺失?毋庸置疑,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是教育公平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而教育公平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囊括整个教育链条上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质量公平、结果公平,其中就涉及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重点大学的生源比和就业机会均等。直播课堂、翻转课堂、慕课、微课、音频、视频等信息化教学模式或手段有助于一些贫困学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偏远薄弱学校面临的辍学率较高、专任教师紧缺、校舍条件简陋、仪器设备条件较差等困境,但绝不能过分夸大其对教育公平的促进作用。

 

如何使教育公平持久地惠及贫困学子?

直播课堂不仅可以提高远端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而且提升了远端教师的专业能力与信息素养,还激发了远端学生的学习动机,拓宽了他们的思维视野,改进了他们的学习方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人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只有部分偏远薄弱中学引入了网校的远程直播教学,也只有其中少数贫困学子有机会从中受益。究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开办远程直播的网校需要向远端学校或所在当地政府收取价格不菲的卫星通信设施设备费、每年资源使用费。许多贫困地区的学校尽管很想给本校莘莘学子寻求一条成功的学习之路,但因财力薄弱而未能成功引入。另一方面,远端学校需要择优选拔成绩较好的学生进入远端直播班,被选上的学生通常也需交付学费以外的成本费,还要购买一台用于完成课内外作业的平板电脑。此外,直播课堂使远端教师成为尴尬的“助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国青年报》在相关报道中提及,在远端直播班引入学校时,有些教师“自感被瞧不起,于是消极应对”,甚至个别老师曾撕书抗议。

对于远程直播教学中偶尔出现的讲课跑题、知识错误、内容割裂、形式僵化、视频过多、交互过少、反馈滞后、辅导不足、信号不稳等诸多问题,暂且不论。“ 一块屏幕”之于远端师生的要义应是,授之以渔为主、授之以鱼为辅。换言之,如此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初衷在于,使远端学生透彻领悟知识,并体验参与现场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某种价值,以逐步实现学懂、学会、会学的目标要求;同时使远端教师不但能够更加愉悦地营造充满活力的教学生活,而且其专业素养水平也得以提升。因此,在“ 一块屏幕”之外的传统课堂或自主课堂中,远端教师的角色需要由原来直播教学的配角转化为校本教学的主角,其重要任务是供学生以“ 鱼塘”“ 渔场”,从而赋予学科知识以真实生活的意义,并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为学生提供运用、检验、促进学法的学习生活场景,并为其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使教育公平持久地惠及贫困学子?真正促进教育公平的路径在于,从教育生态理念出发,摒弃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短期收益的办学现象以及“短期功利性”的教学倾向,将教育评价的目光从“ 考试成绩名次”转向“ 全人和谐发展”,以普惠且公益的信息化教学、教育云平台为杠杆,不断撬动各地学校教育资源的共创共建、优化配置,促进师生的生命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状态,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具备参与社会生活以及未来生产实践所需的科学知识、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生态精神,让教育公平之光照亮贫困学子的人生之路。

(作者单位: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矫正教育系)

责任编辑:吴爽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