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丽娜扶着工作人员的手臂走向舞台中央。
站定,打开台本,右手触摸台本上的一个个凸点,董丽娜朗诵:“我这个不能用眼睛看的人……”
董丽娜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约主持人、盲人阅读推广人。2017年12月5日,在第七届北京阅读季阅读盛典上,她被评为十大金牌阅读推广人之一,与著名播音艺术家陈铎先生等一起同台朗诵。那天她朗诵的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片段。
“ 假如给你三天光明,你想做什么?”记者问。
“我爱朗诵,如果有一天我可以看到这些字,拿起一篇稿件就可以顺利地朗读它,我会觉得特别特别幸福;我爱读书,如果有一天我能够走进一家书店,在墨香中看到书上的信息,我也会觉得特别特别幸福。”
阅读是一扇窗
约见董丽娜时,她才看完了《生命册》。书中一个个人物的经历,让她思考社会之纷繁、人生之丰富,“ 好像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从盲人按摩师到主持人,董丽娜的经历也印证了这句“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而她说,成为今天的自己是受阅读滋养。
董丽娜出生便弱视。8岁时上盲校,学校图书馆里只有几百册盲文书,儿童读物更少,《林家铺子》《春》《秋》……她把看得懂的看不懂的书全都看了。
阅读改变了董丽娜。身为盲人,她曾自卑怯弱,《简·爱》鼓舞她坚韧自尊;曾经不肯接纳“不完整”的自己,也通过书籍与自己达成和解……董丽娜跟书籍一起成长,不断更新自己完善自己。
“盲人群体尤其需要阅读的滋养,本来已经看不见了,如果不读书,所了解到的就是周围的那点事、自己想的那点东西。阅读就像一扇窗一样,能看到更多人更多事。”
但董丽娜也深知,盲人阅读途径受限。2012年的一份调查显示,中国平均1.4万盲人一年才有一种新书。 作为盲人阅读推广人,董丽娜所做的事情之一,就是为盲人提供更多的书。
“盲人由于视力受限,不能很好地感知这个世界。但是通过你的声音,他们能触摸更多文学作品,想象这个丰富广阔的世界。所以,如果你报名参加了‘心目图书馆’读书志愿者活动,请你坚持把一本书读完。因为对每一个听到你所读的这本书的盲人而言,它很重要。”
在北京市西城区一间小院子里,董丽娜给志愿者做培训。
2013年,董丽娜成为北京市红丹丹视障文化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红丹丹”,一家助盲公益组织)“心目图书馆”项目的志愿培训师,每周六为志愿者们辅导播音语言艺术课程。培训合格的志愿者将进行各类书籍的有声朗读,制作成有声图书。“心目图书馆”从建立到现在,近七年的时间里,几百名志愿者参与了读录,制作了七八百本有声图书,这些书籍免费提供给全国一百多所盲校的孩子们。
董丽娜去盲校做过回访,听他们的反馈意见。“志愿者的朗诵不见得专业,但是会让孩子觉得亲切,他们说与冷冰冰的读书软件不一样。”这让董丽娜觉得受鼓舞。
而另一种反馈也让董丽娜忧心。“很多时候,盲童是悲观的,会觉得读书没有太大意义,难让他们爱上读书。”为了激发盲童的阅读兴趣,一方面董丽娜要求志愿者尽可能地提高读录水平,讲得绘声绘色一点,力求对孩子的吸引力大一些,另一方面,他们把一些名家推荐的书单提供给学校,请老师去征求学生的意见,学生想读的书优先进行制作。
“红丹丹”每年还会举办阅读冬令营和夏令营活动。每年的冬天和夏天,请一些小读者到北京,用一周的时间,跟他们做现场互动,让他们体验阅读、朗诵课程,以这样的方式吸引盲童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