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模式都是服务于课堂教学的,有模式但 不能唯模式。”高玉峰多次对老师强调这一点。在他 看来,教师是课堂的灵魂人物,需要根据自己对教材 内容的理解以及学生的特点进行课堂的创新,而非 被模式所捆绑。
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他会提出不同的要求,对 于刚入行的年轻老师,只要按部就班地遵循“五环 六步”进行操练,快速地熟悉磨合课堂教学;对于受 传统模式支配多年的年老教师,他愿意付出等待的 时间,让他们一点点地转换自己的固有模式。
在教育信息化日渐普及的时代趋势下,高玉峰又 尝试在校园内推行“翻转课堂”,学生利用网络上丰 富的课程完成部分学科的在线学习和课后作业。如 此一来,教育就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老师和家 长、学生之间的沟通也会更便捷。
将来,本 校的老师会更多地参与到名优课程 和微课的录制中,以便使翻转课堂的课程更为接 地气。
对于这些创新的举措,高玉峰认为最关键的 一步在于观念的改变。“过去我常和学生说,牛顿 第一定律的发现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改变观念。”而 在当下,如同翻转课堂的产生便打破了传统的思维 藩篱。
“不挖掘,不转换就没有价值”
在教师的岗位上耕锄多年,高玉峰常告诫自己 的学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上得了名牌大学,但我一 定按照你的特长和能力来培养你,这样你走向社会 一定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哪怕你是扫大街的也是扫 大街的人当中最棒的。”高玉峰笑言。
多年以来,尊重个性,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选择始终是高玉峰的核心教育理念,而他也将这个 理念带入到了高新中学。
基于这个理念,分层走班无疑是高玉峰主导的 最“大刀阔斧”的一次变革。从2015年春季开始,学校决定对学生基础差异最明显的数学、英语、物理、 化学、生物这几门学科实施分层走班教学。其中,数 学和英语分为A、B、C三个层次(其中A为基础层、B 为提高层、C为拓展层),理化生则分为A、B两个层 次。不同层次的班级具有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 容、教学要求,布置不同的作业。
选层一般先由学生自己提出申请,然后家长和 老师会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引导,确定他 的层次。最开始,高玉峰担心很多学生会基于一种虚 荣心而选报高层次的班级,结果却并非如此。
在他看来,这源于班级师资的调配。在教师 的分配上,高玉峰有意制造一定的倾斜,越是基础 层次的班级,越是分配优质的师资。因为基础较差 的学生,学习能力、习惯相对来说也较差,也就越 需要教师有更严格更有效的监管和指导。“如此一 来,低层次教学班的孩子也会产生一种满足感。” 高玉峰说。
在分层走班的情境下,管理成了一项庞大的工 程。高玉峰提出了“全员管理机制”,他要求每一个 老师都成为班主任,即“学科班主任”,都必须组建 相应的班委、课代表和学习小组。这样一来便能保 证每门学科的每个班级里,老师都能对学生实施有效的监管。
为了给不同特点的孩子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迄 今为止,学校里开设了六大门类40多个学生选修课 程(俗称社团课程),供学生选课走班学习,包括音 乐、舞蹈、剪纸、陶艺、戏曲、茶艺、书法、机器人、 航模等等。
高玉峰觉得每个孩子的潜能都需要得到挖 掘,在榆林这块布满矿藏的宝地上,他做了一个极 具地域性的类比。“每个孩子的潜能都像是一块宝 藏,如果不挖掘,不转换,那么他就永远无法体现 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