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小学生是新世纪儿童,出生在电脑、手机、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技术环境中,是不折不扣的“数字原住民”。对他们来说,网络是“与生俱来”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当前小学生网络生活的具体情况究竟怎样?他们在网络生活中的道德状况究竟如何?在多大程度上存在着社会普遍担心的网络沉迷现象?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其进行哪些方面的引导呢?
为了回答对这些“数字原住民”的数字化生活的关切,我们通过“中国青少年道德发展监测平台”集中收集了黑龙江、北京、安徽、河北、河南、山西、江苏、浙江、江西、福建、重庆十一个省市的11605名四、五、六年级小学生(下文简称高年级小学生)的调查数据,经过进一步的统计处理(spss2.0),分析当前小学生的网络生活状况。
一、高年级小学生网络生活状况
(一)网络生活的整体状况
1.网络是高年级小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三四年级是小学生参与网络生活的高发期
在参与网络生活的起始时间上,三四年级学生数量最多,有20%的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上网。对二〇〇〇年后出生的小学生而言,上网如同去游乐场、看电视、逛书店一样,作为其日常生活中与娱乐、购物和学习并列的一种形式,对小学生具有普遍的吸引力。有超过半数的小学生(52.5%)认为,假如无网络,生活会少了许多便利和乐趣;还有3.5%的学生认为,如果无网络,会有与世隔绝感,难以想象。
2.上网是周末家庭生活的“娱乐大餐”
在上网的时间安排上,有较明智的选择。即使不受限制,近九成的高年级小学生(88.4%)也会首选周末时间上网玩,认为这样玩可以更尽兴。这可能是由于小学生平时时间多集中在上课、作业和其他日常生活上,而周末时间相对宽松。从调查来看,在家上网是小学生上网的主要方式,家人的态度对他们网络生活的影响最大。
3.男生比女生更喜欢上网,网络生活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在态度倾向上,男生比女生更活跃,也更愿意上网;在上网频率上,选择每周上1-2次网的男生比例比女生高2.7个百分点,在每次上网2-4小时和大于8小时的时长选项上,男生比例也高于女生;表现在网络消费上,选择网络支出在3元以下、4-6元与7-10元间的男生比均高于女生。
4.在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问题上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农村孩子劣势明显
调查显示,有一半左右(49.8%)的学生,已经把网络当作重要的学习途径,经常会通过网络搜集资料来促进自己的学习。而另一半学生很少通过网络学习,其中包括近一成(9.2%)的小学生没有网络学习的意识,或基本不用网络进行学习。在经常通过网络来学习的学生中,城市来源的小学生占到73.5%以上,农村相应的百分比则只有12.4%,差异显著。
关于网络课程,50%的学生选择了“经常会看网络课程学习新东西”或“对网络课程比较熟悉,有时会看感兴趣的课程”;而另外有34.5%的小学生仅听说过网络课程,但没使用过;还有15.4%的小学生对网络课程根本不了解。其中,在经常看网络课程的孩子中,城市的占比为72.9%,农村的占比为14.5%,差异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