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研究数字化如何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校数字化转型向纵深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将以“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数字变革人才培养”为主题,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共同举办“数字化赋能高校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会议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承办,将围绕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聚焦高校人才培养变革,交流高校数字化转型纵深发展经验,研讨数字化赋能高校高质量发展思路。
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为更好地研究数字化如何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校数字化转型向纵深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将以“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数字变革人才培养”为主题,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共同举办“数字化赋能高校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会议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承办,将围绕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聚焦高校人才培养变革,交流高校数字化转型纵深发展经验,研讨数字化赋能高校高质量发展思路。
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