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立足师生长远发展,开辟学校心育通途

时间:2023-09-22作者:朱怡颖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质量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展的基石。为改善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专业能力参差不齐、课程育人效果不佳的问题,湖南省湘潭市从制度保障到体系建设,开辟出一条立足师生长远发展的心育通途。

点面结合,畅通教师培训渠道

2001年,湖南省组织了第一届心理健康教育赛课。在缺乏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的情况下,湘潭市教育局在基层选拔了一批综合素质全面、有爱心、有责任心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在积极备赛、参赛的过程中,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如今,这些教师已成长为湘潭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在第一批骨干教师成长起来以后,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学习主动性和专业素养,湘潭市教育局鼓励基层学校选拔优秀教师参加各级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和国家心理咨询师的培训与考试,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队伍,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湘潭市教育局制定了《湘潭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规划》,组织多期“阳光心态,健康园丁”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培训,从省内外聘请知名专家学者与本地优秀骨干教师组成专家团队,为师资培训提供专业支持。教师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就有了更充足的学习动力。为此,湘潭市教育局和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合作举办了“春苗工程”心理健康教育高级研修班、“心灵减压”工作坊、“情绪的奥秘”工作坊、“房树人”图画心理工作坊等,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搭建了一个个高效、快速成长的平台,引导教师更加深入地接触心理学,形成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指导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自觉。

从2020年开始,湘潭启动心理骨干教师五年轮训计划,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实际需求为切入点,通过任务驱动、理论讲授、小组讨论、案例督导等方式为教师“充电”,将专业理论与鲜活案例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修养,让他们适应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常态、新形势和新要求,在未来的心理健康教育之路上真正做到“心中有谱,脑中有数,脚下有路”。

为进一步优化培训流程和内容,湘潭采取“寒暑期集中培训”与“每月常态化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满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系统性培训的需求。“寒暑期集中培训”分为系统家庭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等不同专题,每个专题进行为期3—5天的培训,理论与实操并行,增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的专业性与有效性;“每月常态化培训”则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呈报心理咨询案例、同伴讨论、专家答疑解惑的形式展开,通过同伴间的互帮互助和专家的专业指导提升教师工作胜任力。

赛研共促,加快教师成长速度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实施者和主导力量,是学生生命成长中的重要他人。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我发展的内生力,湘潭市教育局搭建了多种多样的比拼“擂台”,让教师在层层角逐中得到磨炼与成长。连续多年开展的全市中小学“新视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学比赛就是其中之一,通过市级初赛和决赛之后,优秀教师可以向省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能力竞赛和优质课展示迈进,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现自我。

教研是构筑教师自身“教育大厦”的重要途径。湘潭市教育局从教科研着手,以育才小学为试点,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小学生心育能力培养”课题研究并获得了省一等奖。有了示范校的带动和市教育局课题研究的引领,“学校心理教育场的构建与开发研究”“团体心理咨询引入学校德育”“积极心理学在学校工作中的应用”等多项课题先后结题,教师们由被动参加培训过渡到主动参与研究,激发了自我成长的动力,也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2009年,湘潭市教育局组织了一批爱好心理学的中小学教师成立读书会,进行自主研修。从组建第一个“海底之家”精神分析小组,到“亲密读书人”“教育心理小组”QQ群,再到如今的几十个读书会,阅读共同体的规模不断扩大;从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窗边的小豆豆》,到阅读《精神分析导论》等专业书籍,教师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有了更加准确的认识,提高了将书中的智慧和知识迁移运用到教育教学的能力。

2016年,湘潭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成立。工作室以教师专业能力建设为核心,整合资源,以师徒结对的方式引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成长。每一年的研修活动由工作室主持人出计划、定方案,邀请顾问或专家进行专业引领,导师团队带领成员参加专业课程学习,萃取理论精华、涵养专业基底,构建起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习共同体。

优化课程,探索科学心育之路

2021年,湘潭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案》,提出要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在活动中互动、体验和分享,防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科化的倾向;同时,教师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思维、情感、态度等心理因素的发展,教学内容要充分挖掘课程教材蕴含的心理要素。为贯彻文件精神,湘潭市中小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师生的需求摆在首位,针对师生共同关注的考试焦虑、青春期烦恼、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生涯规划等方面开展专题研究和主题教育活动,开发出各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通过常规心理健康课的开展,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掌握积极应对压力与挫折的技巧,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信任度和心理咨询的接受度。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过程中,湘潭市中小学校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心理特点设立不同的主题,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感受、体悟成长。如湘钢一中在“以生为本、面向全体、预防为主、发展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基础,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致力开发适合本校学生的心理特色课程。其中,《高三心理专题辅导》便是以时间为线索,从高三学生面临的一系列生活学习压力出发,加强学生心理品质训练,提升学生应对压力、轻松应考的能力。

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与研究在学科教学和教育管理中渗透心育的方法,也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湘潭市教育局“德育生活化课题组”编写了一套1—9年级德育工作指导丛书《培养和谐大爱的心灵》,在德育中渗透心育,为班主任运用心理学方式组织主题班团活动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曙光学校通过整合资源,研发了1—5年级的“R·综合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思维品质、绘画心理成长、右脑记忆、思维导图、情绪管理、沙盘游戏等特色课程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专注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情绪管理能力;湘潭江声实验学校组建了课程研发团队,开展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校本研训,研发了“幸福心理”校本课程共14节,并将德育与心育、艺术与心理有机结合,通过开展各类艺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向善向上的良好品德,通过“育心”来“育人”。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障是开齐开足课程。为此,湘潭市教育局组织教学常规检查,督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每个学期8课时的落实情况,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常规督查,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督导评估和绩效考核内容。为落实这一制度,湘钢三校依据国家课程计划、小学生心理需求和学校课程教学实际,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保证间周有1节由专职教师任教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每月利用一次班会由班主任上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每月分年级开展1次教研活动、每学期开展2次公开课或观摩课。

除此之外,将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纳入专项编制、享受与班主任同级待遇等举措,也给湘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让他们在这片热土上,播种更加绚烂的心育之花。

(作者:朱怡颖)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