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特别是“人才观念”和“教育政绩观”的扭曲,教育市场化的驱动,基础教育出现无序竞争和“内卷”现象,“生源大战”“名师争夺战”等屡屡上演,“分数”“升学率”“考名校”成了教育的代名词,学生、家长、教师压力越来越大,负担越来越重,全社会普遍焦虑,基础教育进入了“严冬”时期。“双减”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让基础教育“回温”。
自2021年8月以来,在高层严要求、党政强监督、教育部门狠力抓、社会齐配合的情况下,“双减”开局良好,成效显著。文化课辅导机构不见了,学生的作业任务变少了,家长焦虑减轻了,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的机会多了,“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得以真正践行,教育正步入良性轨道。
改变多年来的教育痼疾,形成这样的新局面,很不容易。怎样让“双减”不是一阵风,不是教育改革与发展路上的“过客”?怎样让“双减”在行动上落地,在心里扎根,让这样的“教育春天”一直“春光明媚”?
我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家长思想上的顾虑。孩子是国家的,是社会的,也是家长的。家长高度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特别是当前社会,城乡差距、行业差距、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距还很大,家长更是把孩子的教育列为家庭中的头等大事,只是不同的家长受环境、自身素质、文化素养、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影响,重视的方法不同罢了。有一点是共同的,都希望孩子上好小学、好初中、好高中,尽可能地上好大学。
上好小学、好初中,国家正在以系列政策的施行来解决。区域教育均衡化创建,集团化办学、学校联盟等等举措,极大的提升了弱校的办学水平;科学划分学区、就近入学、摇号入学、禁止择校、禁止掐尖等一系列制度,打消了家长的顾虑,满足了家长的愿望,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高中阶段,学生和家长就不得不面对普职分流的现实。一部分学生上普通高中,一部分学生上职业学校,并且政策要求职普比要达到5:5。尽管国家多年来高度重视职业高中的建设,职业教育的水平和前景也非常广阔,但对于家长和学生而言,第一选择仍是普通高中,以便在高中毕业后有机会考取好大学。特别是在当下高考升学率比较高的情况下,家长和学生的这一愿望愈发强烈。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无论发达地区还是边远山区,中考后都是高分学生录入普通高中,通常是不够普高分数的学生才不得不去职高,而职高的发展方向与普高的发展方向差距明显。这样一来,中考就成了选拔性考试、淘汰性考试,这就导致为分数而竞争。家长为了孩子有个好成绩,希望老师“教的多、任务多、练的多、要求严、成绩好”,校内没学好校外补,别家的孩子做作业,自己的孩子就不能闲着,这就是学生作业负担重、校外辅导机构有市场的主要原因。也正是这个原因让落实“双减”还不能够成为家长的自觉、自愿,家长这个“坎”过不了,“双减”就难以扎根,就难以落实到位,这是当前落实“双减”面临的主要矛盾。
要解决这个主要矛盾,我认为最有效的办法是改变现行学制,改革高中招生方式,实现初中毕业生全员上高中,普职分流推迟到高中毕业或在高二后进行。
我之所以提出“推迟普职分流”这个观点,是基于以下思考:
一是能给学生更多成长空间。学生初中毕业时年龄在十四、五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潜力还没有完全挖掘出来,学习能力也没有完全显现岀来。孩子的心智成熟有早有迟,十四、五岁就分流到了职业高中,意味着升入大学学习的机会减少了,尽管职业高中也有一定的对口升学的名额,但和普高升学率相比低很多,专业也有很大的限制。无论是哪一所高中,都有高一入学时成绩靠后的学生,经过三年高中学习,高考时“逆袭”至上游水平甚至于名列前茅,进入理想大学深造,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另一方面,从学生身心发展上来看,十四、五岁的孩子正值成长发育期,学习职业技能年龄比较小,对专业技能的认知和实践能力还远远不够。特别是三年制职业高中,在学校学一到两年,十六、七岁就进入工厂车间实习,这其中有一些是带薪顶岗实习,算是童工了,这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不符。
二是能有效缓解小学生和初中生学习压力。现在中小学生学习辛苦,家长逼得紧,老师压力大,主要原因是担心初中毕业上不了高中。正是由于这个顾虑,导致竞争激烈,“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等血腥的竞争口号也从备战高考下沉到了备战中考。家长们认为,只要上了高中,就等于进了大学门,老师苦压、家长苦逼、学生苦学就成了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常态,小小年纪,经受着如此激烈、残酷的竞争,是对青少年儿童的摧残,严重影响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只有延迟普职分流,才能真正给学校、家长、老师、学生减压,“双减”就会成为常态。
三是能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延迟分流年龄,缓解竞争压力,学校就能够开足开齐课程,开设特色课程、地方课程,加强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四是有利于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学生高中毕业一般都是十七、八岁,这个年龄段学生心智基本成熟,兴趣、爱好、潜能基本显现,再辅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学生对自己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高中毕业或高二学年末,将部分学生分流到职业学校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发展,更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培养。
(作者:陕西省柞水县教研室 郑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