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郡里,文脉昌盛。自古就是钟灵毓秀之地的南昌,在唐朝就被形容为“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当历史的车轮驶向21世纪,南昌看准互联网带来的新机遇,争做信息化发展排头兵,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建立“互联网+”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教育服务及教育治理新模式,实现南昌“智慧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南昌市第三中学(以下简称南昌三中)积极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为教育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在2012年启动了数字校园建设工作,2014年全面创建智慧校园,2015年引入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与个性化学习手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转变教学模式,让因材施教成为可能,让学生实现个性化成长。时至今日,信息化技术应用场景已遍布南昌三中校园,千兆宽带、全覆盖无线网络、一卡通等让校园生活更加便捷,为南昌市教育信息化发展打造出“三中样本”。
理念——“三以”做引领“负能”变赋能
“智慧校园”建设的关键在于“落地”,真正有效作用于教学实践中。这需要学校在建设前就对教育信息化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正确的出发点,后面的路才不会走歪。
为了让智慧校园有效“落地”,学校以“三以”理念为引领,减少无效投入,将“负能”转化为有效动能,进而为教育赋能。
以问题为导向。在引进新技术时,我们会依据教师提出的需求来适配相应的技术与教学装备,让每一个引进的技术都有用武之地。管理层也将结合学校实际,以项目实施为抓手,切实解决学生成长需要。同时加强与技术相配套的课程开发,让引进的技术能够成为教学中的常态化应用。在建设初期,我们的出发点是“解决实际问题”,而非“完成硬性指标”,不会浪费每一笔投入。
以教师为支点。若想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教师理念必须要转变。只有当教师弄懂教育现代化的本质与发展方向,才能让技术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从这一点延伸,南昌三中一直致力于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鼓励教师参加相关竞赛和展示活动,同时表彰优秀教师、推广成功经验,激发教师群体对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热情。
相对于技术操作层面的培训,我们更关注对教师内在价值观的引领,带他们了解当下教育趋势,启发他们思考技术变革时代下的教育形态及教师角色的转变,培养其信息化和数字化思维。我们希望能以教师的转变为支点,撬动南昌三中智慧校园的整体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南昌三中秉承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一切技术以为学生服务为中心,致力于打造适合学生个体成长的个性化学习方案。在目前引进的技术中,有可感知物理环境、识别学习者个体特征和学习情景的先进设备,也有能即时互动的网络通信,以及作用于教学过程分析、评价和智能决策的开放教育教学情境。
在建设智慧校园的进程中,南昌三中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健康体魄、高效学习能力和创新进取精神的优秀人才。从2012年至今,我校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总计达4000万,每一分投入都用在了“刀刃”上。
应用——“三智”做目标落子教、管、学
在“三以”理念的支撑和引领下,我校长远布局,落子教学、管理、学生创新,三轨共行,聚同化异,在建设智慧校园初期明确了“智管、智教、智学”的“三智”目标。
“三智”是指以服务为核心的智能化管理,以大数据为依托的精准教学,以“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为基准的学习环境。这三个目标明确了“以人为本,为学生和教师、家长服务”的核心理念,致力于为学生、教师、家长群体建立无处不在的学习网络,提供融合创新的科研网络,进而形成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营造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
在管理层面,南昌三中智慧校园系统已经实现全校大数据云共享,将教学、科研、管理、人事等工作归类到同一平台,让校园管理更加扁平化、智能化。
学校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理念,充分利用云数据分析,对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校园信息进行收集并生成数据报表,为学校的日常管理、教学、行政决策等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持。智慧校园系统为传统校园构建了一个立体的数字空间,拓展了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了工作效率。此外,智慧校园系统还深度融合政教、教务部门,形成了从招生报名、新生报到、新生分班、选课走班的完整入学闭环。
在智慧校园系统应用的过程中,我校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高效的教学管理。
三中智慧管理云:一种智慧校园平台,一套站群系统可实现八个校区网站的数字化管理与大数据利用,实现信息互通。
三中智慧物联网:让智慧校园与“一卡通”深度融合,图书借阅、超市消费、宿舍管理及学生考勤等都可通过小小的一张卡来完成;消费信息、考勤情况、住宿信息等会实时推送到学校管理人员、班主任和家长手机中。
一号通全校:无线WiFi、网站群、智慧校园平台等用一个账号就能全校通行,且仅需登录一次,但要通过第三方应用统一认证。
掌上三中——移动智慧校园:与智慧校园信息互通的企业号,可将学生的学习动态与学习进度实时推送给家长,便于家长对学生情况的掌握,加强了家长、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也可通过这项应用随时随地处理管理事务,为其教学留出更多的时间与空间。
在教学层面,南昌三中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深度赋能教师教学,大大提升了效率与精准度。
在南昌三中,教师的备课、教学、批改试卷作业、教学质量分析等都可在同一平台完成;教师还可在“教案共享”板块展示自身教学成果、学习名师成功经验。平台提供的大数据可辅助教师对试卷质量进行深度分析、优化试卷设计,进而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为其提供个性化教学方案,对症下“药”,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效果。
2016年,南昌三中成立了大数据教研中心,将学生的周练和平时测试改为手阅模式,月考和大考则采用网阅模式,让考试内容与中高考接轨,真正实现精准教研。
在学习层面,南昌三中一直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从虚拟课堂到数据化应用,从创客实验室到VR实验室,这些信息化技术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带来了更多新奇的体验,打造出一个立体学习空间,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南昌三中近年引进的数字实验室,就是我们为学生打造的创新实验空间——传感器将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可视化,让学生更直观地观测、更深入地理解实验,学生还可对实验数据进行重组。这个实验室改变了传统的实验学习模式,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获取,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
为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我校还加强了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南昌三中每年开展电脑制作、信息学奥赛、科技创新、3D打印和微视频制作等竞赛;引进VR/AR创新实验室、创客教室、人工智能实验室,满足当下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要求,在提升其学习热情的同时,激发创新动力。
信息化极大方便了师生的教与学,也实现了“智管、智教、智学”的三智目标,让“三智”成为南昌三中新亮点。
成效——“三变”促发展“智慧”结硕果
时至今日,南昌三中在智慧校园建设这条路上已走过7年。如今,高效便捷的智慧校园创建已初见成效。近年来,南昌三中喜讯频传,连续4年获南昌市“优秀资源评比”优秀组织单位,2019-2020年期间,学校共有15人次在江西省中小学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中获得省级奖项,30人次获市级奖项。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南昌三中的三个转变。首先是教师的转变——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方式,逐步适应了信息化教学,利用线上授课、学情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精准教学。我校在2016年涉足线上教育,着手搭建“空中课堂”。及早地布局让我校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顺利渡过难关,率先实现“停课不停学”,师生反馈良好。
其次是学生的改变——学生改变了传统的题海战术,通过个性化学习方案精准解决学习问题,各个击破知识难点,提高了学习效率,提升了学习成绩。
最后是学校的改变——学校改变了评价方式,通过各项教育、教学数据精准分析,优化校园管理,助力制定决策。
“三变”带动了南昌三中的整体发展,也为师生信息素养提供了成长的沃土,进而结出“智慧”的果实。在我校近两年指导的学生中,2人获信息学奥赛全国一等奖,9人获二等奖,获市级奖项有30多人次;在2019年中小学电脑制作技能提升活动中,有2件学生作品获全国二等奖,省级一等奖6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4个。在2019年NOIP信息学奥赛中,我校1人获全国一等奖、11人获二等奖。2021年1月,我校涂靖松同学参与了全国中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国移动‘和教育’杯”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创客项目。在2020年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中,我校共有三支代表队参赛,包揽了工业技能大赛AI探索类总冠军、总亚军和三等奖。
2021年,我校还荣获团中央“小平实验室”认定授牌。
展望——“三高”做风帆乘风破桎梏
在7年的智慧校园建设之路中,南昌三中的教育信息化逐步形成了“三高”特色——高度融合的信息化基础环境、高效实用的校园应用平台、高层次专业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师资队伍。这“三高”为学校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石,我校也将以此为风帆,在信息化发展的道路上乘风破浪,突破现有桎梏,实现更高的发展。
未来,我们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惑——如何将技术升级?教育信息化2.0时代,我校将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全面推进线上教育,让线上教育成为线下教育的有效补充;对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培养,让他们自己掌握分析方法,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双师”课堂,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南昌三中始终致力于智慧校园建设,积极提升办学品质,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为全省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贡献,为成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引领校、智慧教学的创新校、智慧管理的示范校而努力。
(作者:朱毛智 南昌市第三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