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贺信中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践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提出的“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新发展理念,呼和浩特职业学院转变育人观念,实施教师、教法、教材“三教”改革,自2019年开始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精准培养模式,与国家电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开展了合作。
校企携手,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供用电技术(电气一次设备、电气二次设备)专业定制培养班,是呼和浩特职业学院与蒙东电力公司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产教融合人才精准培养实践的典型案例。该定制班建立了培养院校与用人委托单位的“双元”育人机制,实施校企联合培养,全面开展了“四个双元”的人才培养。
“双主体”培养。落实培养院校、委托单位两个主体的培养责任,校企共同定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健全专业设置定期评估机制,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
“双面向”培养。在定制培养课程中,教学内容既要符合国家学历教育的“大纲”要求,又要适应电力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及企业任职资格标准要求。其中,学院按照专业学历要求设置必备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职业素养等课程;蒙东电力公司按照企业职业工种(岗位)要求,增加了职业能力、职业技能等课程与实训内容。
“双场所”培养。在培养地点方面,明确学校课堂和生产一线两个培养场所。人才培养按照“1.5+1+0.5”的模式安排教学内容,即学生第一至三学期(1.5学年)在学校完成必备基础知识、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学习,第四、五学期(1学年)在学校完成专业学习和职业技能实训,第六学期(0.5学年)在用人单位完成顶岗实习。
“双认证”培养。在培养效果上,实现“1+X”证书制度,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培养院校为学历要求达标的学生颁发学历证书,委托单位组织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学生进行技术能级考评或职业技能等级鉴定,为技能要求达标的学生颁发蒙东电网一级师技术能级证书或电力行业职业技能初级工证书。
作者(右二)参加校企合作签约仪式
“三教”改革,人才精准培养
教师、教法、教材“三教”改革成果显著。职业学院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呼和浩特职业学院以教师、教法、教材为切入口,积极开展“三教”改革,成效显著。
教师改革。引入企业专家教师进课堂。专业课程由校内教师和企业专家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企业专家教师结合教材第一时间让学生了解一线工作最新技术与状态,从理论教学开始与岗位技能保持同步对接。供用电技术定制培养班共邀请18位企业专家老师,为学生讲授13门专业与实践课程。改革促进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学校每学年安排校内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通过与企业专家教师的交流及实践,深入了解企业岗位技能需求、管理模式及企业文化,不断对产教融合定制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完善和细化。
教材改革。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材。企业投入资金140万元并选派了20余名专家与学院相关专家集中办公,每次集中一周时间,共为供用电技术定制培养班开发了四门实训教材,分别为《电气设备实验实训》《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实训教程》《电价核算管理实训》和《电力行业软件应用与实践》,教材以工作手册形式进行编写,使经过“双元”培养的学生所学、所训与岗位需求直接对接,达到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目的。
教法改革。积极组织教学能力比赛,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根据《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方案(征求意见稿)》的要求,学院邀请企业专家共同参加教学能力大赛,企业同时在实训基地等方面为学院提供场地和技术支持。最终,供用电技术专业“抗击疫情防疫医院应急保供电”参赛作品,分别荣获了由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主办的2020年全区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暨全国大赛选拔赛专业课程组一等奖、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高职专业课组三等奖。
校企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成果显著。自开展校企合作以来,双方就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相关事项进行了多次协商并达成共识。2019年12月,双方在呼和浩特职业学院举行校企合作联盟大会,蒙东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受邀担任校企合作联盟副理事长,会上举行了电力实训设备投入仪式。2020年学院定制培养班的28名学生奔赴企业参加了43天的实训课实践,实现了“双场所”培养。而蒙东电力公司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建设的“产教融合型试点培育企业”。
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联动。通过定制班培养,企业深度介入到学院的招生、教学、就业各环节,学院根据专业培养方向,与蒙东电力公司共同建立实践教育体系。最终,将校企共同培养的合格毕业生输送至呼伦贝尔、兴安盟、通辽、赤峰地区的新正电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工作,形成了“学生入学即确定就业”的育人新模式。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增量保质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与蒙东电力公司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展,取得了可喜成果。从学生培养数量上看,呈逐年增加态势;从人才培养质量上来看,还可从以下方面再努力、增强、促进。
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双元”育人。呼和浩特职业学院2020年新增校企合作项目7个。与国家电网蒙东电力有限公司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双元制”订单培养项目,努力打造了真正意义上的产教融合订单培养建设试点。此外,学院以设计类专业群各专业的核心技能训练为基础,与涌光设计工作室、呼和浩特城市人家华美家居有限公司、内蒙古安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稳固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开展了“定制班”模式合作,完成了由传统美术教育向应用、实用美术教育的大转变。学院将持续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推进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并积极为企业提供所需课程、师资等资源。
建设多元办学格局。“职教20条”提出,经过5-10年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在多元办学格局建设中,一方面是要把公办的院校继续办好,另一方面在保证教育公益性这一基本属性的同时,欢迎企业资本进入职业教育领域。在此过程中,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将依托内蒙古呼和浩特公共实训中心,建立一批“零距离”实践教学基地,不断更新教学知识体系和实训设备。
落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将逐步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任用管理制度、教师全员轮训制度,探索建立新教师的教育见习和企业实践制度,保证职业院校教师每年到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完善“固定岗+流动岗”资源配置新机制。同时,学校将聘请企业导师到校任教,遴选、建设兼职教师资源库。
“十四五”期间,职业教育战线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呼和浩特职业学院也将进一步推进深化人才培养构建模式、培训模式、评价模式的改革进程,提高人才培养目标、模式、规模和结构与国家和地区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匹配度,紧紧围绕国家、自治区“十四五”规划,精准认知经济发展与科技发展趋势,发展特色化、嵌入式职业教育,在巩固已有合作项目基础上,不断开拓新项目,为学院校企合作注入新活力,通过产教融合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 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