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国祥,现任北京市朝阳区职业教育教产合作促进中心主任、朝花幼儿园理事长,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管理硕士,朝阳区第十五届、十六届人大代表,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学前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教育学会幼儿园发展与促进研究会理事,北京早期教育发展促进会常务理事。
幼儿园如何发挥文化建设的强劲驱动力?快速成长的新生园所怎么打造拴心留人的环境?学前教育应该为幼儿绘就怎样的人生底色?面对如斯复杂命题,邹国祥从不回避,讲起话来语速飞快,背后是多年实践沉淀下的满满“干货”。在同事眼中,他是幽默风趣的理事长;在陌生人看来,他是爽利果敢的教育人。借助集团化办学的纽带,邹国祥带领着一支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队伍,将北京市朝阳区朝花幼儿园的各个分园紧密连接在一起,凝聚成一个奋进的拳头,充满向前冲的信念与合力。
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存在
“我是个短发、有长长的睫毛、单眼皮女生。我最喜欢我的头,像个樱桃。”
“我的脸长长的,像个易拉罐。我最喜欢的是我的嘴巴,它可以吃东西。”
天真的话语,“出产”于朝新嘉园中班开展的“我的自画像”活动,配上一张张笔触稚嫩的涂鸦,让人为孩子新奇的思维惊叹。“幼儿时期是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最初阶段,通过自画像活动,孩子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负责老师如是说。在朝花幼儿园,类似活动比比皆是,被邹国祥视为观察儿童世界的一扇窗,亦是园所秉持的教育理念体现。2013年朝花成立之初,邹国祥和骨干团队便敏锐地意识到,文化是园所发展的发动机。这台发动机,如何设计、养护,环环相扣;基础稳固,才能让动力将集团化办园牵引至高品质发展的方向。特别是对朝花这样“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发展速度,文化引领的意义深远。于是,2014年年底,一场自上而下的文化建设开启了:“让生命之花在阳光下自由呼吸”,成了朝花幼儿园个性鲜明的办园理念,以培养“有生存智慧、有生活情趣、有生命力量的儿童”为己任,朝花人明确了前进的道路。
“‘生命之花’来自‘朝花’名字的启示,我们把每一名儿童看成一朵生命之花,都是自然界有生命成长能力的独特个体。”集团教研部门负责人刘卫卫告诉记者,用“自由呼吸”替代“绽放”“绚丽”等字眼儿,是因为即便是小草、花骨朵儿,依然有独特的色彩和力量,值得被尊重,以这样的教育理念引导教师和家长正确看待幼儿的发展与成功,对成长形成更具现代教育观的定义。“学前教育是基础阶段,孩子需要在爱与关怀下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而不必急于求成。”刘卫卫掷地有声。
没有课程,就没有生命力。在梳理核心文化的基础上,朝花幼儿园充分发挥集团教研中心对教育教学的引领和支撑优势,采取“集团—园本—班本”上下联动的方式进行主题课程的研究与实践,研发并开设了以入园适应课程、主题性游戏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为核心,亲子早教课程为基础,亲职教育课程为补充这样一套覆盖0-6岁全程教育体系;同时,制订出《朝花幼儿园(集团)课程实施指南》,引导实践中的课程开发、实施与评价。
刘卫卫透露了朝花课程的“5年计划”:第一个5年里自上而下的架构基本完成,接下来的5年便是围绕课程架构进行一番自下而上的整合与提炼,继而在主体框架内建构和丰富新内容。在邹国祥看来,对核心价值的共识、推演、萃取,以童为本,才能不断赋予课程新的内涵。
打造有方向感的教师团队
优秀的教学质量,离不开高素质专业化的教育人才。每隔一至两周,刘卫卫便会聚合所有保教主任,深入园所观摩教研现场,针对问题进行指导。这样的活动,被朝花称为“关于教研的教研”,将对教育的深刻体悟向更广阔的教师群体辐射。
“建园时,区教委给我们设定的目标是快速发展,单是2017年一年,朝花就新开了10所分园,前期人员需求急迫。”根据集团人力资源中心主任陈丽介绍,朝花的策略是从社会吸引骨干力量,从校园中引进后备人才,在数量上首先满足发展的需求。有了人,怎么留住,则是学前教育界一道公认的难题。为此,邹国祥和团队费劲心思,以幼儿园岗位工作标准为抓手,率先在普惠性集团幼儿园中摸索出一套完整的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及激励机制。值得注意的是,在岗位绩效表现考核方面,朝花不仅设置了指标,也设计了行为实施路径,并把完成情况与待遇挂钩。“一方面把抽象的指标与日常工作结合,让教师的行动有了方向感。”陈丽笑着说,“一方面让享受荣誉的教师抓到实惠,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教师是幼儿园最重要的“固定资产”。邹国祥深谙,让这个“固定资产”保值、升值,是他作为“大管家”的责任。“我们力求按照每一位教师成长的需要、每个阶段的需要搭建发展平台,包括人事岗位,能够在一线带班和行政、管理岗位上灵活调配,最大限度满足个人职业发展意愿。”陈丽坦言,基于教职工99%来自社会聘任的情况,幼儿园以党建引领师德师风建设,让为师者从心底萌发对学前教育的热情;对于想要转岗的青年教师,朝花会助其进行职业规划,“把教师的愿望实现了,他们就会实现朝花的愿望”。以共建促发展的理念输出,无疑为团队在时代的湍流中找到立定身心的方向。
在人员提质方面,朝花同样下足功夫。以教科研为例,朝花将教育科研课题分为市级立项课题、区级立项课题、集团规划课题、园本专题教研、班级微课题等类型,分别制订管理办法。短短几年来,朝花幼儿园申请了多项“十三五规划课题”;而今年开展的微课题研究,教师针对实际工作情况展开探索,“分享形式可以是一张表格,也可以是概括方法的三五句话,连保健医、食堂师傅都踊跃参加。”刘卫卫兴奋地说。
社交网络一度流行“斜杠青年”的概念,用来定义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人群,而在朝花,借助集团创设的广阔空间,一专多能的教师并不罕见。把教书育人的主业经营得丰富多彩,让职业变成理想的生活,也是某种程度上的“斜杠教师”,皆得益于朝花幼儿园激发教师内生活力的步步筹划。
比呵护植物更悉心地对待教育
实际上,邹国祥大概也算得上“斜杠”的代表。求学阶段,他的专业是植物园艺;命运的轮转,让邹国祥毕业后便跨入教育领域,走上三尺讲台。因着教育行业对社会益处匪浅的一份认知,他的从教生涯一坚持就是二十年。此后,北京市朝阳区职业教育教产合作促进中心成立,邹国祥受命担任主任职务,待到开办朝花幼儿园的指示明确,他便毅然扛起了担子。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一路走来,这个蒙古汉子凭着满腔担当,形成了对学前教育的一番独到体会。“学前教育任重道远。一是办园体制繁多,二是教师流失严重,供求矛盾凸显,三是结构不合理,教学质量整体相对低。”面对这一教育体系中的短板,邹国祥把朝花幼儿园的教育定义为“看”孩子——此“看”非彼“看”,他解释道:“第一,和‘教’相对,学前教育要坚决遏制小学化倾向,游戏化教学,保教并重,幼儿的成长是最重要的。第二,是有质量的‘看’,一日生活皆课程,在幼儿园中像排队洗手、去盥洗室这样的小事,均是教育的过程。”朝花幼儿园就是要在日常行为和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和社会能力,把看孩子“看”出大学问。
这样的育人之道,朝花幼儿园正踏踏实实践行,并作为朝阳区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实训基地传导至更多从教者。
“虽然植物种植不易,但是育人的难度远高于呵护植物,因此要以更悉心的态度对待。”从一位纯粹的教育工作者视角出发,邹国祥思考着集团办学发展的基调和意义。以这位领跑者为轴心,包括刘卫卫、陈丽在内的朝花“元老”团队,“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为守护儿童成长本真聚智聚力。
刊于《教育家》杂志2019年6月刊 总第17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