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经验推介·崇礼重孝,植传统文化之根

时间:2019-05-16作者:文丹来源:深圳市龙华区民治小学

深圳市龙华区民治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其前身是清末的一间私塾,有着优良办学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1964年正式命名为民治小学。早在2005年,学校便围绕孝、礼、信、仁、义、忠、智等传统文化元素展开校园文化建设,设立孔子像、诗礼亭和二十四孝文化长廊,于无声中弘扬传统文化。

 

经验推介·崇礼重孝,植传统文化之根

 

民治小学对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尤为重视,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其中“礼仪养成教育”“孝道教育工程”两项活动尤为突出。

一、礼仪养成教育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邦。从古至今,礼仪是最基本的社会道德,是维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规范。对一个人而言,礼仪是其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其文明程度的反映。

学校注重因材施教,在正式开展礼仪养成教育之前,对全体学生进行了摸底调查。将前测结果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和民治小学“自我教育”特色德育结合起来,编写了12册《德育校本教材》和《自我教育指引手册》。以礼仪习惯与文明行为作为教育重点,从校园礼仪、生活礼仪和社会礼仪等方面入手,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明确了礼仪养成教育的方向和内容。

 

经验推介·崇礼重孝,植传统文化之根经验推介·崇礼重孝,植传统文化之根经验推介·崇礼重孝,植传统文化之根

《德育校本教材》

 

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年段、分目标对学生进行礼仪养成的分层教育。如: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进行校园礼仪习惯与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针对三、四年级的学生进行生活礼仪习惯与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针对五、六年级的学生进行社会交往礼仪与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最终形成“自我教育”的基本模式:“经典”引路——“教材”明理——“指引”自规——榜样激励——百分考核——家校联动。

漫步校园,学生讲文明、习礼仪蔚然成风,学生主动向老师和嘉宾行鞠躬礼和队礼随处可见,学风、班风和校风良好。

二、孝道教育工程

《孝经》中提到:“夫孝,德之本也。” 如此可见,在我国,“孝”是立足之本,是成人之本。国家领导多次强调要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而爱国主义的根基是孝。孝忠相通,孝始忠结。

民治小学早在2005年开展中国经典美文自主诵读活动时,就已开展了背读《孝经》、学习“二十四孝故事”以及“知孝、行孝”主题队会等活动,这为孝道教育实践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学校提出全体师生“以孝立德”口号,推出“亲亲而爱人”孝道教育工程,开展“一二三四”孝道教育活动。所谓“一二三四”孝道教育是指每个学生要背会“一”篇《孝经》中的孝道文章,每天向父母最少说“二”句关爱、问好的话,每月要做“三”件孝敬父母的事,并把行孝事迹记录下来,在班级进行交流分享,德育处挑选优秀作品进行展示、表彰,每学期学校开展“四”项孝道教育主题活动。2014年,学校开始开设“传统节日课程”,如,每年四月初二举行“中华母亲节”的庆祝活动,以主题班会、“寻找成长的足迹”亲子摄影或“我的爸爸妈妈”主题征文等形式,教育学生知孝行孝。

 

经验推介·崇礼重孝,植传统文化之根

“百善孝为先”主题队会活动

 

读经诵典常抓不懈,民族文化浸润心田,传统礼仪得以传承。学校积极构建传统美德教育校园文化体系,营造良好的美德教育氛围,为学生学习民族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弘扬民族精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得到了师生、家长的认可。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经验丰富,曾两次应邀在中国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大会上交流经验。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