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季,高考是人们绕不开的话题,必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分数公布后,众多家长或喜或悲。自从恢复高考后,每年这个时段都可以用“几家欢喜几家愁”来形容此时的世态。
学生、家长、老师都应该以平常心看待高考。有句话说得在理,高考赢家不等于人生赢家。实践证明,成大器者,有的并未上过大学或者一流大学。榜上无名不等于脚下无路。今年三月“两会”时,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工匠精神”和“工匠制造”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宽阔的创业大道。
工匠精神和工匠制造,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的精神理念。从另一个方面也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专心致志、锲而不舍,就一定会成为杰出的工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据了解,2015年我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942万人,其中700万人能够最终进入大学,高校录取率达74.3%。2014年参加高考人数为939万人,录取率与2015年持平。这样算的话,则意味着高考落榜生有好几百万人。如此庞大的落榜生群体,如果将他们培养成技能工匠,让工匠制造发扬光大将会产生巨大的能量。
首先,政府部门需加强对工匠制造的宣传,让更多的家长接受工匠,放下“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传统理念,支持孩子去接受职业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做一名优秀的“工匠”有何不可?工匠精神在我这个时代太稀缺了。社会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人人都想考上大学,接受精英教育,成为社会精英,这本无可厚非,但一个社会的精英总是少数,大部分人还是处在社会中层。职业教育和其他教育则给这部分中间人员提供了必需而且可能的平台,理应受到更多的重视,给予更多的教育资源,同时也要衔接好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打通落榜生的创业通道。
其次,未能考上大学的学生,要调整心态,因地制宜,握紧方向盘,做好科学规划,制定好规划图,经过勤学苦练让自己尽快成为优秀的工匠,成为新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要正确认识工匠制造对于职业教育和整个社会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奉献自身的聪明才干。
最后,全社会要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全社会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缓解高考落榜生的心理压力和痛苦。倡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考试观,不以一场考试论成败;学校方面则要禁止炒作高分考生。教育部门要及时提供接受职业教育的信息,让考生们及时获取教育信息,可以对比不同的学校和专业,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人社部门则应该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指导和足够多的岗位信息;金融部门提供资金支持,对考生创业给予更多的贷款政策,方便贷款;工会、青年、妇联等部门则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为高考落榜生提供良好的服务。
“工匠制造”定会“脚下有道”。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高考落榜,只是我们奋斗的另一个起点。2016年全国高考已经结束,落榜不能落志,工匠定能成健将。大路朝阳,工匠制造会为我们拓开一条宽阔的大道,坚定地跨过去,勇敢地面对现实,精彩人生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