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要求教师用新课程理念教学时,专家教授何不在培训现场践行一下,让受训者亲身体验一把新理念呢?”有的教师不禁发问。的确,培训者在台上呼吁老师们“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课堂动起来”,而自己在培训教师时却似乎全然忘记了这一理念,一味进行填鸭式灌输,这怎么有说服力呢?其实这些培训方式不是不能用,根本的误区是缺乏针对性,没有掐住兴奋点,时机不对。
四是教师职业倦怠。一个不容回避的现状是,教师职业倦怠已经不是个别现象,教师受训热情不高、进取心缺失已呈蔓延趋势。主要表现为:
贪图享乐、甘居中游。不想吃苦当名师,也不想排名在最后,于是满足于“能上课”。
自卑自弃,底气不足。对自己的发展底气不足,缺少信心;总认为做名师、搞教研高不可攀,自己不是那块料。
应付对付,得过且过。只求完成教学任务,满足于做个教书匠,缺少研究、培训、提高的欲望。
眼高手低,志大才疏。这类教师凭着老经验、老方法过日子,自以为是,对培训不屑一顾,总是持否定、怀疑的态度,新的知识又不愿意学,旧的东西又不舍得放弃,在否定别人的时候,自己又拿不出东西来。
功成名就,高枕无忧。高级职称已评上,骨干、特级也到手,于是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当初刻苦学习、积极钻研、主动培训的劲头随之烟消云散。
五是急功近利的外部环境、强大的升学压力逼得学校从上到下重用轻养,教师整天疲于应付,难有时间静下心来钻研和学习,教师自我提升处于一种原发、随机、被动状态。原本教研组是培训研修的最好平台,但现实是,备课组活动满足于统一教学进度,落实任务,完全受制于应试,缺少主题研究和专题性讨论,在教研中提高自己成了一句空话。
学校需要什么样的培训?教师需要怎样的培训?怎样培训才最高效?笔者以为研训结合、教研相济、教培兼“融”才是增强培训效果、提升教师素养的必由之路。
将科研、教学、培训融合起来,三位一体,三轮齐转,其本源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在“培训”中的被动地位,突出教师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
人只有在有内在需求的时候才会主动行动,以求获得满足。教师的学习需求从何而来?从问题中来。问题从何而来?在课堂教学中来。有了疑难问题,才会迫切去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就成了教师自觉主动研训学习的内在动力。所以,三位一体的研训,就是基于问题的研究,是基于反思的提高,是基于成功的创新,是基于发展的提升。其主阵地是学校、课堂;主体是教师;核心是问题;方法是反思质疑——研究学习——释疑提升;目的是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专业修养和教育质量。这是一种基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来自于教师、服务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是一种对教育教学经验的理论提升过程。
之所以要立足于课堂教学,这是因为教师每天都在课堂中生活,学生每天都在课堂中学习,任何研训脱离了课堂,这种研训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的放矢,只会被教师厌弃。再从教师来说,教师受训的动力就是为了解决问题,使得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在学生身上得到实现,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对培训的意义、对培训与自己的成长的意义、对培训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意义都有清醒认识的时候,他就不会把研训活动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而是变成了一种享受、一种快乐、一种满足;研训活动就变成了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途径,研训学习就完全融入到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和平时的日常工作成为了一体。
我们的主管部门还是应该多研究教师的心理,真正了解教师的需要,并且想方设法满足教师的需要,这才是提高教师素养的王道。
责任编辑 吴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