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反复热炒的天价学区房:只有钱可以择校凸显择校政策的荒诞与尴尬,也反映了近年教育治理上的误区与尴尬。
日前,北京一间只有11平方米的破败的老房子,因为是著名的北京实验二小的学区房先被报道说炒出天价,又有媒体跟踪说子虚乌有,成了新闻热点。
无独有偶,几乎与此同时,教育部发文,明确2016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要“科学划片”,改单校划片为多校划片,对执行多年的严格按户籍学区入学政策明显回调,这在一定程度上,似乎又回到了另外一个原点。有人感叹:学区房白买了,甚至有人扬言要起诉教育部。
学区房这个词在近5年的中国异常火爆,价格飞涨,这些都源于多年前对择校治理上的一个基本政策:坚决取缔各种测试、考试等以成绩选择的其他渠道,严格按户籍,学区走,以确保公平。这一政策的出台背景我不熟悉,但择校治理政策显然是在专家舆论的蛊惑下,照搬了美国在公办学校择校治理上的做法:不让择校,确保公平。
严格按学生所在户籍与学区走的结果,必然制造另外一个尴尬局面:学区房暴涨,表面上不让一个人择校,不让用钱,用权择校,但实际上给择校开了一扇大大的正门:用房择校,也就是用钱择校,显然是另外一种不公平,甚至在强化阶层的划分,带来房地产市场的扭曲。反复热炒的天价房,让这一政策再次受到舆论的苛责、批判。
这些年来,面对择校、负担、应试教育等等,教育部门殚精竭虑,采取了很多措施,甚至下了狠手,试图改变这些焦点、难点问题。应该承认,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教训也不少,一些政策最后不得不回调,择校治理就是一例。
在这些不接地气的政策中,大多都是盲目学习西方的教育治理措施导致的,这也是最近几年教育治理上最大的误区之一,需要我们深刻反省和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