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和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明确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是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必要的基础。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重视让学生观察有关的现象,要大力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在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材中,新增加了三十多个课后小实验。这些小实验有的侧重于操作、有的侧重于设计、有的侧重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各有特点和作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搞好物理实验教学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与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小实验趣味性高,实用性强。实验内容紧密配合教材正文,理论联系实际。内容叙述短小精炼,操作、制作简单易行。小实验教学能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小实验的完成,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若能把握住对小实验教学的机会,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制作一些简单的实验仪器,并用来做一些实验,体会亲自制作和实践的乐趣,会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从而激发起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他们的思维活动更积极主动,学习后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还可以加强物理与生活、生产、社会的联系。物理中有的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枯燥,课后小实验起到了联系物理内容与日常生活的作用,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如:小实验“纸锅烧水”,在没有做实验之前,有的学生认为纸容易燃烧,用纸锅不可能把水烧开。但是通过实验,不但证明了用纸锅能把水烧开,观察到了水沸腾时的现象,理解了液体沸腾的条件,而且加深了对燃烧的条件之一 ──“着火点”的认识。这些小实验,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是有用的,激起他们学好物理的愿望,增强了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物理学是实验科学,提倡学生自编实验和自制实验器材,可培养动脑思考的习惯和动手创新的能力。巩固知识、降低学习难度。小实验的原理应用都是相关的物理知识,因此,小实验的实施过程就是对知识的再学过程,并由此达到升华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比如:学生通过“巧做马德堡半球实验”,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进而可以使学生分析、理解“塑料挂钩压在墙上”“墨水吸进钢笔”“人的呼吸”等。这样用小实验说明大道理,使认识得到深化与升华。
小实验的实施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结合教材,随堂训练。在抓好教材中“实验与思考”的前提下,适当穿插或补充一些小实验、小制作,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又能引导学生解答有关问题。其次配合习题,同步训练。对于一些较抽象的推理性习题,可适当配合同步小实验,使抽象习题形象化,推理习题具体化。最后利用第二课堂,对“症”训练。有针对性地及时做一些典型的小实验,能收到释疑解难、深化教学内容、拓宽知识面的效果。此外,小实验也弥补了农村一般中学缺少仪器的现状,还能帮助克服某些演示实验中能见度较低的不足之处。因此,小实验不失为辅助教学中一个极好的方法。
(作者单位:河北省香河县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