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创新驱动未来:构建大中小学贯通式创新人才教育新范式”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校暨大中小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研讨会在北大附中台州飞龙湖学校举行。
研讨会上,中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大使衔代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杨进以《科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为题,开启一场跨越国界的学术对话,引发在场教育工作者对科学教育改革的思考。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带来《教育强国建设与拔尖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主题报告,提出对基础教育与人才选拔标准的深度思考。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教育学会会长韩平围绕《中小学科学教育应关注的几个方面》主题,结合鲜活案例与丰富经验,解析科学教育的关键要点。
会议同期举行了第二届全国科学教育实验校暨大中小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联盟校授牌仪式,钱塘区江海实验学校、学林小学入选成为首批联盟校。大会分别以“科学实验校建设的路径与挑战”“数字技术赋能科学教育的创新实践”“教科研、教师教育与人才创新发展”为主旨,举行三场分会场研讨活动。
为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研讨会还组织了科学教育联盟经验交流会、科创教育名家报告、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新人才教育、双科三融教材编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海市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攻关计划”等主题会议。“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新人才教育”分论坛由区教师教育学院教研员、《钱塘教育》执行主编孙琍博士担任学术主持,江海实验学校校长陈海的《推进人工智能体系建设,探索智慧治网的“江海样本”》,杭州市下沙第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陶惠芬的《文化传承与科技启蒙:人工智能教育的普惠化实践》,文思小学智慧校园发展中心主任王吉的《AI伙伴计划:构建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启蒙-应用-创新”三阶体系》,文海凌云小学校长刘芳赟的《在技术与人文的交汇处,重构习作教学新生态》,金沙湖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童永圣的《以善至善,AI满校园》,景苑中学副校长唐小明的《AI赋能:探索人工智能助力教师的发展》,新湾中学副校长汤涛的《育于智,成于人:面向未来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实践探索》等专题报告,为人工智能教育赋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钱塘经验。文思小学校长吕建生在总结点评中表示:人工智能时代,培养完善的人,需要科学训练和科学精神的贯通培养,用以文化人的教育初衷追求真理,构建贯通式科技创新人才教育新范式。
“双科三融教材编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分论坛由教育部国培专家、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杭州自然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区教师教育学院正校级协理员陈锋担任学术主持,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小学科学教研员、浙江省特级教师徐春建带来了题为《AI赋能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专题讲座,丛书编委会总主编陈锋就“双科三融”教材的编写工作进行了部署。下沙中学副校长蒋英、陈锋杭州市乡村名师工作室部分成员参与教材编写。
此次研讨会上,钱塘区人工智能教育展现的研究成果、形成的实践方案,将激励更多学校以技术为翼、以文化为根,在人工智能与教育研究的交汇处探索学科建设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