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至今,江苏省海门市已牵手新教育实验走过了十余载。如今的海门不仅是新教育重镇,更在“强毅力行,追求卓越”的教育精神引领下高位攀升,成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靓丽名片。
新教育实验到底给海门教育带来了哪些变化?进入高位发展阶段的海门教育人又在探索着怎样的教育新命题?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海门教育局局长许新海。
新教育重镇的“四大改变”
记者:海门整体加入新教育实验已10年有余,被誉为新教育重镇。回望这10多年,您觉得新教育给海门带来的最重要的变化和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
许新海:我个人认为,新教育实验不仅是给海门,更是给所有新教育人带来的最重要的变化和最宝贵的财富可以用“ 四大改变”来概括。
首先是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新教育实验最根本的逻辑起点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基本路向就在于进行“ 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改造”。2009年7月在海门召开的全国新教育年会上,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专”模式,即: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我们从加入新教育实验一开始,就以成立新教育共同体为载体,组建了一个个项目团队,深度加入新教育实验的行动,从而改变了教师们的行走方式。随着区域实验的全面推进,一大批教师在实验中因行走方式的改变快速成长,成为优秀教师、榜样教师,更成为新教育实验亮丽的风景。
其次是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新教育实验是通过教师的发展带动学生的成长,让学生一起在新教育实验中成长。海门最早全面推广新教育儿童课程,“ 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生活方式,让儿童每天用诗歌开启新的一天,用美丽的童书滋润童年,学会经常反思生活,养成终身有用的好习惯。海门的新教育实验学校的学生都因读书而改变了自己精神状态和气象,许多学生写博客、出版个人或班级著作。同时,新艺术教育、新生命教育实验项目的推进,更全面而丰富地改变着学生的教育生活。学生生存状态的现实改变是新教育实验最重要的成果标志。
第三是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新教育实验的“ 十大行动”是学校发展重要的一条路径或者说一个模式。如果学校真正抓住了教师发展这个基点,抓住了书香校园这个关键的行动,抓住了“ 十大行动”创造性的发展,在教师行走方式与学生生存状态的改变中,学校发展模式自然就会产生改变。通过新教育实验,海门一大批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如今已经成为国内颇有影响力的学校。
第四是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新教育希望创造一种科研范式,一种能改变教育生活,能推动学校发展的科研。海门新教育实验开展的是一种行动科研,是行动的研究,是校本的研究,学校欢迎,教师喜欢,这是科研的一种新的范式。这种范式,被中央教科所原所长朱小蔓教授称为“草根运动”,也成了海门教育的一种常态研究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