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教育的原点就在“梦想与担当”

时间:2016-04-13作者:吴爽来源:《教育家》杂志2016年4月号

践行教育:勇于担当,创造未来

记者:高中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而校长的育人观更是引领着学校的发展、影响着学生的未来。您早在2002年就鲜明地提出了“创新强校”的治校方略,从此便开始了创新教育的自觉求索。那求索的历程您一定还记忆犹新吧!

刘金水:进入21世纪,人类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时代的强烈呼唤和要求。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要靠教育来培养。尽管当时我认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是大学、甚至是硕士生博士生阶段的事,但面对中国多制造、少创造、应试教育倾向愈演愈烈的现实,校长的良知和责任告诉我,中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关键阶段,也应该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做点什么。因此,早在2002年我就鲜明地提出了“创新强校”的治校方略,从此便开始了创新教育的自觉求索。

虽然提出了这样的口号,但当时也是一头雾水。创新字眼虽已如雷贯耳,可创新是什么、怎样创新和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对我们县域学校来说实在太陌生了。但强烈的使命感在驱使着我,我带领大家主动翻查有关资料,学习有关创新知识,主动运用创新思维和方法,从德育工作、教研教改、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积极主动地进行着教育创新的尝试。应该说,当时学校工作的各个重要方面都不乏创新的举措,也确实推动了各方面工作不断走上新的台阶。如“一课三摩”“教育理论成果转换为教学实践”的探索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求索了两三年后,虽然有了诸多收获,但对于培养创新素质,却没有从学生身上看到具体的成效,许多措施颇有隔靴搔痒之感。这时,越来越理性的我已敏感地意识到,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传统教学方法、模式、习惯根深蒂固的情况下,亟须找到一条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专门路径,于是从2005年10月起,我们便聚焦到了科技创新发明的教育上。经多方了解,创新发明专家举办的专题讲座反响很好。于是,没有丝毫的迟疑,我亲自走访科技部门,拜访有关专家,盛邀他们担任客座教授,来校设计活动方案。在此基础上,我们选取六个实验班300多名优秀学生进行先期实验。为确保实验的有效性,我亲自动员,以行政手段推动,顶住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坚定不移地进行实验探索。

没想到的是,开始时学生们只觉得好玩有趣,权当消遣,但第二节课时,学生的创新火花就开始迸发了,创新的兴奋、好奇与兴趣很快激发起来。20余堂课下来,竟产生了1700多项创意。为了激励学生,我们联系专利事务部门将好的创意制成专利文本,竟有100多项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将好的创新方案制成实物作品参加各级青少年创新大赛,竟拿回了省一等奖;将该活动作为科技实践活动参加各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竟获得山东省优秀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和全国二等奖,这一下,极大地震撼了四中的领导、师生乃至家长。

记者:科技创新初战告捷,在分享胜利喜悦的同时您是否也遇到了困惑、阻碍?对此,您又有哪些思索呢?

刘金水:面对学生无穷的创意和奇思妙想,面对着专利证书、获奖证书雪片般飞来,我们自然无限地欣喜。但在近40万个创意、5000多项国家专利、1000多项创新创意大赛获奖面前,我们始终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我们没有陷入眼前功利的陷阱,把创新教育的价值诉求定位在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的习惯上,定位在了使每一位学生受益上。我们清楚,不会人人都成为发明家,可在创新驱动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人都需要创新意识和精神。我们没有自视高明,得意忘形,我们知道学生本来就具有创新的潜能,是我们通过创新课和创新实践活动,唤醒、激发和释放了学生的创新潜能,而不是我们让学生凭空产生了创新能力。面对着显赫的成果、社会的好评与新华社、央视等主流媒体的宣传,我们没有因胜利而浅尝辄止。理智告诉我们,创新远不会这么简单和肤浅,高中的创新应有更大的作为。

于是,我们将之前的探索归纳为创新教育的入门阶段,在认真归纳创新教育入门流程(了解创新,给学生以创新的自信;发现课题,让学生拥有发现的眼睛;尝试创新,使学生形成创新大脑),深入扎实开展创新教育的基础上,从2007年起,又开始了创新内容、领域、路径的深化探索,将之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在其实践性、研究性、开放性的基础上,加入创新性,从而又开创了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性复杂创新能力的“开放性课题类创新”;2008年,又将“萃智理论”引入课堂,以培养学生准专业创新能力。

在创新教育不断深化的实践中,我们渐渐从学生创意领域的狭窄性和创意思维的肤浅性中,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学生生活经验与爱好兴趣实在太贫乏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素养和创新人格,必须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大的课程体系支撑,要把创新素质的培养拓展到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从2008年起,我们先后开发形成了由九大校本课程组成的创新大课程体系,那就是以“育德修行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以“百脉人文课程”培育创新精神;以“学科实践性学习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创新源泉;以“个性化社团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以“管理体验课程”培养创新领军能力;以“节日与仪式课程”培养创新实践能力;以“人生规划课程”引领规划学生创新人生;以“创新型学校文化课程”涵养创新品格。“创新教育课程”自然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

毋庸讳言,自2009年起,创新就已经成为我校享誉全国的办学特色了。但是,我清楚,国家课程的学科教学在学校居于主导和统治地位,如果办学特色不能体现在学科教学中,那它充其量还只是个特色项目,不能算是真正的办学特色,更不能谈是什么创新文化。因此,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强化问题意识、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场和历练创新能力的跑马场,建设起创新型课堂文化已迫在眉睫。于是从2011年起,以“学习金字塔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合作学习理论以及布卢姆、杜威、佐藤学等大家理论为指导,建构起了“246”对话型学本课堂,变革课程观,聚焦学科精神与核心能力培养,使探究与对话、自主与合作、预设与生成成了学生学习的常态。

记者:当创新教育成为引领学校发展的助推剂时,它就形成了一种校园文化,发挥了更大的辐射作用。

刘金水:求索无止境,创新无穷期。办学特色不只是学校的名片,更应成为学校的文化和灵魂。从2012年起,我们积极进行上位思考和整体设计,努力建构创新型学校文化,把“以师生发展为本、为民族未来负责”作为办学理念,把“梦想、责任、进取、创新”作为培养目标,把建设“现代化、高质量、创新型全国知名品牌学校”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我们的创新型学校文化包括创新型精神文化、创新型制度文化、创新型行为文化、创新型物质文化等四个方面。

当然,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是一个精神、行为、物质不断集成、化合、丰厚、经典的过程,更是一个以文化人的过程。文化建设始终在路上……

作为一所重点学校,作为一个任职三十年的校长,应该有宽阔的胸怀和历史的担当,应该把好的成果、好的经验奉献出来,与大家分享,并给予志同道合者以应有的支持和帮助。因此,自2011年起,我校就先后与国家教育部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中国教育报刊社、中国卓越校长局长峰会合作,面向全国建立青少年创新教育示范校和创新教育联盟,为实验学校培训创新师资。目前,全国青少年创新教育示范学校已达500余所,培训创新师资600多名,建立创新教育实验区十几个;经过我们培训指导开展起创新课程或实践活动的学校已达1200多家,遍及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

更令我们欣喜的是,我们的学生进入了高校,继续走在创新的道路上,成为高校学生创新社团的领军人物和生力军,许多学生获得省乃至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新大赛的金奖。

实践证明,我校的经验是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我校的创新教育经验已在全国上千所中小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我们早就确立的梦想是,通过五至十年的时间,力争让全国每一个县市,都有一所创新教育实验校,让创新教育星火燎原全国,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想的实现做出积极的贡献。 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民族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匹夫有责。这也算是实践我校“为民族未来负责”办学理念的文化觉醒和行为自觉吧!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