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但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大,在教学实施上往往只能偏重知识的授受。而课外活动是参与性和体验性的、并在教师指导下所开展的自主、开放的学习活动,能突破课内的各种限制,更具有广阔的空间,更易于推进学生学习方式向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转变。如何优化课外活动,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本校就此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实践探索。
优化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实践
组织开展的课外教学活动总体思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确立“以活动促发展”的原则,建立研究性学习等活动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有助于学生主动探索、创新及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意识、主体意识、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和谐发展。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因此课外活动的设计上要有自愿性和选择性,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将学生置于主体立场,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活动机会,同时建立在学生互动、合作的基础上开展活动。
评价:为提高学生课外活动的学习效率,要优化评价方式,可以多种多样,灵活使用, 如“成长记录或档案袋评定” “协商研讨式评定”等评价方法,评价方式有汇报、成果或作品展示,研究报告答辩、演示、表演、竞赛、评比等,并将课外活动成绩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考评。活动具体包括以下5类。
1.科技实践活动项目组。学生基于自身科学探究的兴趣,在教师指导下,模拟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工作,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科学探究的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科研处组织安排。
2.学科课外活动项目组。包括信息、英语、语文、化学、物理、历史、地理等学科的课外活动,学科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及学习内容创造条件,让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创造发展个性、培养兴趣、主动学习的平台。注意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引导课外探究的兴趣。更多地采用合作学习方式,组织学生课外开展合作学习。能够比较合理地设计合作学习活动,能够注意分配学生角色、提出恰当的合作学习任务、注意合作学习的效果与评价。由教务处组织安排。
3.综合实践活动。利用课余的时间,组织各种学生感兴趣的社会体验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等活动,参与社会、服务社区、理解社会的过程。这不仅是一个培养学生的社会归属感和责任感的过程,而且是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是学生人格完善的过程。社会实践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要尊重学习者的需求,从环境条件和学校的特点出发,避免形式主义,加强活动的实效性。还包括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运动会)、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由政教处统一部署协调。
4.体育课外活动项目组。基本组织形式包括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锻炼、野外活动、运动竞赛和课余运动训练等。在满足学生身体活动的需要,促进身体生长发育,增强体质的同时,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也有利于培养体育骨干和运动人才。由体育教研组统一计划实施。
5.艺术课外活动项目组。活动的形式有许多种,可以让学生自选,也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内容分为独唱、合唱、舞蹈、器乐演奏、表演(校园剧、课本剧、小品等)、绘画、书法等。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由艺术教研组负责组织实施。
课外活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活动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突出学校和地方特色,挖掘社区地方特色资源,减少不必要的经费开支,不要劳民伤财,不要坐失良机,不要舍近求远。如校内的实验室、各种功能室、场地、设施、社区的环境资源,互联网,市内的各种机构、院校、专家都是因地制宜可以利用起来的。学生自身的能力、兴趣爱好、教师的经历经验,各种市、教育局统一组织的活动比赛,也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
通过开展活动积累课程资源素材。在这次课外活动的教学实践开始之际,我们就通过培训增强开发和利用科学探究课程资源的意识,并在整个课外科学探究活动实践研究推进的过程中进行活动资源素材的积累。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课程资源素材的积累:一是通过学生,二是通过教师,三是通过整个活动的过程。集实践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学生作品、活动组织方案、开展的方法途径,以视频、图像、论文、案例等各种形式呈现,整理成为课外活动及课堂教学的素材性教学资源。
我校通过这几年来优化课外活动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实践,在有效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同时,增进学生身体健康、提升学生文化、艺术素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意识、合作意识、创造意识和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创造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也让我们积累相关教学资源与教学经验,丰富和完善活动课程的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技能的发展与提升,并最终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服务。丰富多彩的学校课外活动的常态化,促进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全面发展创设了宽松愉悦的育人环境。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第十六中学)